| | |
| | |
| 1910年8月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 | | | | | | | | |
|
| 1910年9月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 | | | | | | |
|
|
1910年10月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 |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 | | | |
|
| 1910年11月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 | | | | | | | | |
|
| 1910年12月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 | | | | | |
|
|
1910年在多个历法中的表示公历 | 1910年 MCMX |
罗马建城纪年 | 2663 |
亚美尼亚历法 | 1359 ԹՎ ՌՅԾԹ |
亞述曆 | 6660 |
巴哈伊历法 | 66年-67年 |
巴厘島薩卡曆 | 1831年-1832年 |
孟加拉曆 | 1317 |
柏柏爾曆 | 2860 |
英國君主在位纪年 | 10 Edw. 7 – 1 Geo. 5 |
佛曆 | 2454 |
緬曆 | 1272 |
拜占庭曆 | 7418年-7419年 |
農曆 | 己酉年(土 酉) 4607 / 4400 — 至 — 庚戌年(金 戌) 4608 / 4401 |
科普特曆 | 1626年-1627年 |
不調和教曆 | 3076 |
埃塞俄比亞曆 | 1902年-1903年 |
希伯來曆 | 5670年-5671年 |
印度曆 | |
- 维克拉姆历 | 1966年-1967年 |
- 薩卡曆 | 1831年-1832年 |
- 争斗时 | 5010年-5011年 |
全新世紀年 | 11910 |
伊博曆 | 910年-911年 |
伊朗曆 | 1288年-1289年 |
伊斯兰历 | 1327年-1329年 |
和曆 | 明治43年 |
爪哇曆 | 1839年-1840年 |
主體曆 | N/A |
儒略曆 | 格里曆减13天 |
檀君紀年 | 4243 |
民國紀年 | 民前2年 |
泰國曆 | 2452年-2453年 |
藏曆 | ས་མོ་བྱ་ལོ་(阴土鸡年) 2036 / 1655 / 883 — 至 — ལྕགས་ཕོ་ཁྱི་ལོ་(阳铁狗年) 2037 / 1656 / 884 |
|
大事记
- 大清帝国宣布取消已执行近三百年的剃髮易服政策。
- 清朝政府下令保護剩餘敦煌古寫本,所存經卷全部運往京師圖書館;途中仍大量散失,所餘不足九千卷。
2月
- 2月5日——譚人鳳應黃興電邀抵達香港,參加廣州新軍起義;督辦川滇邊務大臣趙爾豐奏報,進藏川軍已過察木多,由三十九族間道入藏,邊軍仍遙為聲援,清廷命鍾穎督飭所部妥慎前進,倘有番眾抗阻,即設法開導解散:173-174。
- 2月12日——中國同盟會廣州新軍起義,是日倪映典入新軍兵營發動起義,被推為司令,率兵千餘人攻省城,事敗,倪映典殉難,起義士兵犧牲百餘人;川軍馬兵480名、步兵200名先行抵拉薩,全藏震動,午夜達賴偕各大臣由200名衛隊護衛自拉薩出逃:175。
- 2月16日——容閎致孫中山函,提出「紅龍計劃」及進行步驟:「㈠自銀行貸借150萬至200萬美元作為活動基金;㈡成立臨時政府,任用有力之人以管理占領之城市;㈢任用一有能力之人統率軍隊;㈣組訓海軍」;孫中山改組少年學社為同盟會舊金山分會,加盟者16人,公推劉成禺、黃魂蘇、李是男為會長,孫中山主盟,改誓詞為「廢滅韃虜清朝,創立中華民國,實行民生主義」,「中國同盟會會員」改為「中華革命黨黨員」;孫中山致函紐約同盟會會員,告以同盟會廣州新軍舉義,需款甚急,望各同志速向大眾華僑籌捐,以救此急,同日並以同一內容函覆紐約同盟會會員趙公璧:176。
4月
5月
- 5月6日——越南君主維新帝圖謀反抗法國的殖民統治,被法國殖民政府廢黜,改立啟定帝。
8月
- 8月22日——日本駐韓國統監寺內正毅與韓國內閣總理大臣李完用簽訂《日韩合并条约》:198。日本正式併吞大韓帝國,史稱日韓合併或庚戌国耻。
- 8月27日——托马斯·爱迪生發明有声电影。
10月
- 10月1日——九廣鐵路通車(現為港鐵東鐵綫)。
- 10月5日——葡萄牙成立共和國政府,國王曼努埃爾二世逃往英国。
- 10月25日——东北鼠疫:
- 10月27日——东北鼠疫:
11月
- 11月7日——东北鼠疫:
- 哈尔滨傅家甸也出现了鼠疫患者。此后,傅家甸在三个月内约有5000人因患鼠疫而死亡。
12月
- 12月27日——东北鼠疫:
- 伍连德首次对鼠疫死亡患者进行尸检,并从尸体身上发现鼠疫源头鼠疫杆菌。
出生
- 1月9日——张爱萍,中华人民共和国開國上將。(2003年逝世)
- 1月28日——李國鼎,臺灣經濟學者。(2001年逝世)
- 2月2日——李源棧,台灣政治人物,民主運動先驅。(1969年逝世)
- 2月2日——姬鹏飞,中國外交家。(2000年逝世)
- 2月3日——劉啟祥,台灣畫家。(1998年逝世)
- 2月12日——李秉喆,三星集团创始人兼首任会长。(1987年逝世)
- 2月25日——白嘉時,香港政治人物。(1998年逝世)
- 2月29日——王生明,中華民國军事將領。(1955年逝世)
- 3月3日——江譽鏐(南海十三郎),中華民國粵劇編劇家。(1984年逝世)
- 3月5日——安藤百福,台裔日本企業家。(2007年逝世)
- 3月12日——大平正芳,日本内閣總理大臣。(1980年逝世)
- 3月22日——廖文毅,台灣獨立運動先驅,「台灣共和國臨時政府」大統領。(1986年逝世)
- 3月23日——黑澤明,日本電影導演。(1998年逝世)
- 4月26日——阮玲玉,中國演員。(1935年逝世)
- 4月27日——蔣經國,中華民國總統、行政院長,中國國民黨主席。(1988年逝世)
- 5月26日——阿道尔弗·洛佩斯·马特奥斯,墨西哥政治家。(1969年逝世)
- 5月26日——林朝棨,臺灣地質學家。(1985年逝世)
- 5月28日——馮秉芬,香港政治人物。(2002年逝世)
- 6月11日——江文也,臺灣音樂家。(1983年逝世)
- 7月1日——高去尋(字曉梅),臺灣(中央研究院院士)。(1991年逝世)中央研究院(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7月14日——威廉·漢納,美國動畫師、導演、製片人、配音演員和卡通畫師,貓和老鼠、史酷比等的創始人。(2001年逝世)
- 8月27日——加爾各答德肋撒修女,慈善工作者,诺贝尔和平奖得主。(1997年逝世)
- 9月10日——嘉樂庇,葡萄牙政治人物,第121任澳門總督。(1989年逝世)
- 9月24日——曹禺,中国剧作家。(1996年逝世)
- 9月28日——迪奥斯达多·马卡帕加尔,菲律宾總統。(1997年逝世)
- 10月7日——吴廷瑈,南越政治人物,吳廷琰胞弟。(1963年逝世)
- 10月20日——陈鲤庭,中国戏剧家、电影导演、电影理论家。(2013年逝世)
- 11月2日——费孝通,中国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2005年逝世)
- 11月10日——張樂平,中國漫畫家。(1992年逝世)
- 11月12日——华罗庚,中国数学家。(1985年逝世)
- 11月21日——钱锺书,中国作家。(1998年逝世)
- 12月29日——罗纳德·科斯,英国经济学家。(2013年逝世)
- 日期不詳——許英秀,香港演員。(1995年逝世)
逝世
- 1月5日——里昂·瓦尔拉斯,法国经济学家(1834年出生)
- 3月26日——安重根,朝鮮人,日本政治家伊藤博文刺客,處決身亡(1879年出生)
- 4月15日——盧卑利,美國駐香港總領事,任內罹患腹膜炎逝世(1861年出生)
- 4月21日——马克·吐温,美国小说家。(1835年出生)
- 4月28日——愛德華·波特·亞歷山大,美国南北战争期间美利坚邦联将领(1835年出生)
- 5月6日——爱德华七世,英国国王、印度皇帝(1841年出生)
- 6月5日——歐·亨利,美国作家(1862年出生)
- 7月19日——楊太夫人,孫中山母親,(1827年出生)
- 8月5日——朱利叶斯·佩特森,丹麦數學家(1839年出生)
- 8月13日——弗羅倫斯·南丁格爾,護士之母(1820年出生)
- 8月26日——威廉·詹姆士,美国哲學家,实用主义的建立者之一(1842年出生)
- 10月21日——吳趼人,中國晚清四大小說家之一。(1866年出生)
- 10月23日——拉瑪五世,暹羅國王(1853年出生)
- 10月30日——亨利·杜南,瑞士商人,紅十字會創始人,1901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1828年出生)
- 11月20日——列夫·托爾斯泰,俄国作家(1828年出生)
诺贝尔奖
- 物理學:约翰内斯·范德瓦耳斯,荷兰物理學家
- 化学:奥托·瓦拉赫
- 生理和医学:阿尔布雷希特·科塞尔,德国醫生
- 文学:保罗·海泽
- 和平:国际和平局
參考文獻
- 韓信夫、劉明逵、郭永才、王明湘、齊福霖、范明禮、張允侯、張友坤、章伯鋒、胡柏立、耿來金、劉壽林、鍾碧容、鍾卓安、陳崧、王好立、朱信泉、任澤全、蔡靜儀、丁啟予、陳永福、嚴如平、柏宏文、吳以群、羅文起、查建瑜、婁獻閣、白吉庵、李靜之、張小曼、石芳勤、徐玉珍、江紹貞、熊尚厚、吳以群、劉一凡、郭光、郭大鈞、王文端、李起民、李隆基、常丕軍、劉敬坤、陳道真、李振民、張振德、梁星亮、陳仁庚、董國芳、張守憲、王榮斌、陳敏、章笑明、汪朝光、卞修躍、賈維、陳民、朱宗震編著. 李新總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研究室,韓信夫、姜克夫主編 , 编. 《中華民國史大事記》. 北京: 中華書局. 2011. ISBN 9787101079982.
维基百科, 维基, 书, 图书, 图书馆, 文章, 阅读, 下载, 免费, 免费下载, 手机, 电话, 安卓, iOS, 苹果, 智能手机, 电脑, 网络, 计算机, 关于 1910年 的信息, 什么是 1910年?1910年 是什么意思?
留下回复
想加入讨论吗?欢迎自由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