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奧委會委員
根据《奥林匹克宪章》,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委员在其所属国家及其所任职的奥林匹克运动组织中代表并促进国际奥委会和奥林匹克运动的利益。委员应视为国际奥委会的代表,而非各国家派驻国际奥委会的代表。委员参与每年召开的国际奥委会全体会议,对会议上提供表决的议题具有表决权。截至2025年6月,国际奥委会有108名委员。
現任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委員
选举、任期与成员资格
国际奥委会委员的人选可由国际奥委会现任委员、各国际单项体育组织、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总会、各国家奥林匹克委员会、各国家奥委会的世界性或洲际联合会(如亚奥理事会)或其它受国际奥委会承认的组织提名。候选人须递交国际奥委会全会投票,获简单多数则当选为国际奥委会委员。
国际奥委会委员的任期为8年,可连选连任。通常情况下,年满70岁的委员须自动卸任,但其成员资格可延长至多4年。
历史上,国际奥委会的新任委员人选曾由国际奥委会主席提名,且在早期可终身任职。
人员构成
国际奥委会的委员至多为115人。具体构成分类如下:
- 个人委员,至多为70人。此类委员中来自同一国家的人员不得超过1人。
- 运动员代表,至多为15人;符合此项的委员须首先为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
- 各国际单项体育组织、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总会及其它组织的代表,至多为15人;符合此项的委员须为前述组织的主席、执委或高级领导人员。
- 各国家奥林匹克委员会,及其世界性或洲际联合会的代表,至多为15人;符合此项的委员须为前述组织的主席、执委或高级领导人员。此类委员中来自同一国家的人员不得超过1人。
后三类委员因其在特定组织内的职务而当选为国际奥委会委员。运动员代表在任运动员委员会委员期满(8年)后,也自动卸任国际奥委会委员。国际单项体育组织和国家奥委会的代表,如卸任其在对应组织中的职位,也自动卸任国际奥委会委员。但这三类委员在卸任后仍可通过选举成为个人委员、继续留任,或是经全会同意后改变为个人委员。
历史上,曾规定来自同一国家的(个人)委员至多为1人,而举办过夏季或冬季奥运会的国家可有至多2人。
委员名单
截至2025年6月,国际奥委会有108名委员。
下表中“名额”一栏列出委员所占用的名额:
| 委員 | 國家/地區 | 就任 | 名额 | 參加過的奧運項目 | 注释 |
|---|---|---|---|---|---|
| 諾拉公主 | 列支敦斯登 | 1984 | |||
| 阿爾貝二世親王 | 摩納哥 | 1985 | 雪車(1988-2002) | ||
| 阿妮塔·德弗朗茨 | 美国 | 1986 | 賽艇(1976) | ||
| 安妮長公主 | 英国 | 1988 | 馬術(1976) | ||
| 理查德·卡里翁 | 波多黎各 | 1990 | |||
| 丹尼斯·奧斯瓦爾德 | 瑞士 | 1991 | 賽艇(1968-1976) | ||
| 羅賓·E·米切爾 | 斐济 | 1994 | |||
| 夏米爾·塔爾皮斯切夫 | 俄羅斯 | 1994 | |||
| 瓦列里·博爾佐夫 | 乌克兰 | 1994 | 田徑(1972、1976) | ||
| 賽義德·沙希德·阿里 | 巴基斯坦 | 1996 | |||
| 古妮拉·林德伯格 | 瑞典 | 1996 | |||
| 居伊·德呂 | 法國 | 1996 | 田徑(1972、1976) | ||
| 亨利大公 | 盧森堡 | 1998 | |||
| 納瓦爾·穆塔瓦基爾 | 摩洛哥 | 1998 | 田徑(1984) | ||
| 黃思綿 | 新加坡 | 1998 | |||
| 于再清 | 中国 | 2000 | NOC | ||
| 胡安·安東尼奧·薩馬蘭奇 | 西班牙 | 2001 | |||
| 塔米姆·本·哈邁德·阿勒薩尼埃米尔 | 卡塔尔 | 2002 | NOC | ||
| 妮可·霍弗茨 | 阿鲁巴 | 2006 | 花樣游泳(1984) | ||
| 谢尔盖·布勃卡 | 乌克兰 | 2008 | 田徑(1988、1992、2000) | ||
| 莉迪亞·恩塞克拉 | 布隆迪 | 2009 | |||
| 費薩爾·本·侯賽因王子 | 约旦 | 2010 | |||
| 杰拉尔多·韦尔泰因 | 阿根廷 | 2011 | |||
| 李玲蔚 | 中国 | 2012 | |||
| 皮埃爾-奧利維爾·貝克斯-維讓 | 比利时 | 2012 | |||
| 艾查·蓋拉德·阿里 | 吉布提 | 2012 | NOC | ||
| 柯絲蒂·考文垂 | 辛巴威 | 2013 | 游泳(2000-2016) | ||
| 奥克塔维安·莫拉留 | 羅馬尼亞 | 2013 | |||
| 伯納德·雷茲曼 | 巴西 | 2013 | 排球(1976-1984) | ||
| 米基·科胡昂科-贾沃斯基 | 菲律賓 | 2013 | |||
| 保羅·特加特 | 肯尼亚 | 2013 | 田徑(1996-2004) | ||
| 達格馬維特·吉爾梅·貝哈內 | 衣索比亞 | 2013 | NOC | ||
| 內納德·拉洛維奇 | 塞爾維亞 | 2015 | IF | ||
| 妮塔·安巴尼 | 印度 | 2016 | |||
| 萨丽·埃萨耶 | 芬兰 | 2016 | 田徑(1992、1996) | ||
| 伊沃·費利安尼 | 義大利 | 2016 | IF | ||
| 卢伊斯·阿尔贝托·莫雷诺 | 哥伦比亚 | 2016 | |||
| 奧維塔·拉皮拉 | 巴布亚新几内亚 | 2016 | |||
| 阿南特·辛格 | 南非 | 2016 | |||
| 特里西婭·史密斯 | 加拿大 | 2016 | 賽艇(1976、1984、1988) | ||
| 卡爾·斯托斯 | 奥地利 | 2016 | |||
| 薩拉·沃克 | 新西兰 | 2016 | 小輪車競速(2008、2012) | ||
| 巴克萊·特蒙吉爾 | 帛琉 | 2017 | |||
| 克莉絲汀·克洛斯特·奧森 | 挪威 | 2017 | |||
| 帕塔瑪·利斯瓦德拉庫爾 | 泰國 | 2017 | |||
| 路爾斯·梅伊亞·奧維多 | 多米尼加 | 2017 | |||
| 內凡·伊里克 | 智利 | 2017 | NOC | ||
| 讓-克里斯托夫·羅蘭 | 法國 | 2017 | IF | 賽艇(1992-2000) | |
| 英格瑪·德沃斯 | 比利时 | 2017 | IF | ||
| 基里·基瓦爾 | 捷克 | 2018 | |||
| 埃瑪·泰爾霍 | 芬兰 | 2018 | AC | 冰球(1998-2014) | |
| 張虹 | 中国 | 2018 | AC | 速度滑冰(2014、2018) | |
| 撒米拉·阿斯加里 | 阿富汗 | 2018 | |||
| 戴娜·古金納維奇特 | 立陶宛 | 2018 | 射擊(1996-2012) | ||
| 卡米洛·洛佩兹 | 巴拉圭 | 2018 | |||
| 費莉西特·魯馬里卡 | 卢旺达 | 2018 | |||
| 威廉·弗雷德里克·布里克 | 乌干达 | 2018 | |||
| 吉格耶·烏顏·旺楚克王子 | 不丹 | 2018 | NOC | ||
| 安德魯·帕森斯 | 巴西 | 2018 | IF | ||
| 渡邊守成 | 日本 | 2018 | IF | ||
| 乔瓦尼·马拉戈 | 義大利 | 2019 | |||
| 奧黛特·阿塞姆貝·恩古盧 | 喀麦隆 | 2019 | |||
| 菲洛梅娜·福尔特什 | 佛得角 | 2019 | |||
| 馬特洛昂·莫伊洛亞-拉莫庫波 | 賴索托 | 2019 | |||
| 蒂詹·蒂亚姆 | 科特迪瓦 | 2019 | |||
| 勞拉·欽奇利亞 | 哥斯达黎加 | 2019 | |||
| 埃里克·托希爾 | 印度尼西亞 | 2019 | |||
| 斯皮羅斯·卡普拉洛斯 | 希腊 | 2019 | 水球(1980、1984) | ||
| 穆斯塔法·貝拉夫 | 阿尔及利亚 | 2019 | NOC | ||
| 李起興 | 韩国 | 2019 | NOC | ||
| 山下泰裕 | 日本 | 2020 | NOC | 柔道(1984) | |
| 大衛·哈格蒂 | 美国 | 2020 | IF | ||
| 詹尼·因凡蒂諾 | 瑞士 | 2020 | IF | ||
| 瑪麗亞·卡麗達·科隆 | 古巴 | 2020 | 田徑(1980) | ||
| 科琳達·格拉巴爾-基塔羅維奇 | 克罗地亚 | 2020 | |||
| 瑞瑪·班達爾·沙特公主 | 沙烏地阿拉伯 | 2020 | |||
| 巴特圖希格·巴特包勒德 | 蒙古国 | 2020 | |||
| 塞巴斯蒂安·科 | 英国 | 2020 | IF | 田徑(1980-1984) | |
| 阿斯特麗·于倫霍爾特·雅各布森 | 挪威 | 2021 | AC | 越野滑雪(2010-2018) | |
| 保羅·加索爾 | 西班牙 | 2021 | AC | 籃球(2004-2020) | |
| 太田雄貴 | 日本 | 2021 | AC | 擊劍(2004-2016) | |
| 費代麗卡·佩萊格里尼 | 義大利 | 2021 | AC | 游泳(2004-2020) | |
| 馬婭·沃什喬夫斯卡 | 波蘭 | 2021 | AC | 山地自行車(2004-2020) | |
| 漢弗萊·凱恩格 | 肯尼亚 | 2021 | AC | 七人制橄欖球(2016) | |
| 耶齊·比埃爾 | 聯合國難民署認可難民 | 2022 | 田徑(2016) | ||
| 丹卡·巴爾特科娃 | 斯洛伐克 | 2022 | 射擊(2008-2020) | ||
| 達維·拉帕爾蒂安 | 法國 | 2022 | IF | ||
| 馬丁·富爾卡德 | 法國 | 2022 | AC | 冬季兩項(2010-2018) | |
| 弗麗達·漢斯多特 | 瑞典 | 2022 | AC | 高山滑雪(2010-2018) | |
| 雅埃爾·阿拉德 | 以色列 | 2023 | 柔道(1992、1996) | ||
| 鲍拉日·菲尔耶什 | 匈牙利 | 2023 | |||
| 塞西莉亞·泰特 | 秘魯 | 2023 | 排球(1980-1988) | ||
| 楊紫瓊 | 马来西亚 | 2023 | |||
| 迈克尔·姆龙茨 | 德国 | 2023 | |||
| 佩特拉·索林 | 瑞典 | 2023 | IF | ||
| 金載烈 | 韩国 | 2023 | IF | ||
| 邁赫雷茲·布塞延 | 突尼西亞 | 2023 | |||
| 阿娅·迈达尼 | 埃及 | 2024 | 现代五项(2004 - 2012) | ||
| 葆拉·帕雷托 | 阿根廷 | 2024 | 柔道(2008 - 2020) | ||
| 达玛莉丝·杨 | 巴拿马 | 2024 | NOC | ||
| 休·罗伯逊 | 英国 | 2024 | |||
| 约翰·埃利亚什 | 英国 | 2024 | IF | ||
| 吉恩·赛克斯 | 美国 | 2024 | NOC | ||
| 金·布伊 | 德国 | 2024 | AC | 竞技体操(2012 - 2020) | |
| 馬庫斯·丹尼爾 | 新西兰 | 2024 | AC | 网球(2016 - 2020) | |
| 艾麗森·菲利克斯 | 美国 | 2024 | AC | 田径(2004 - 2020) | |
| 杰茜卡·福克斯 | 澳大利亞 | 2024 | AC | 皮划艇激流回旋(2012 - 2024) | |
| 伊恩·切斯特曼 | 澳大利亞 | 2025 | NOC | ||
| 托尼·埃斯唐盖 | 法國 | 2013 - 2021 | AC | 皮划艇激流回旋(2000 - 2012) | |
| 2025 |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名誉委员
名誉委员(法语:membres honoraires;英语:Honorary Members)是可由已卸任的国际奥委会委员获得的头衔。根据《奥林匹克宪章》,卸任的国际奥委会委员如在任期内做出杰出贡献,且任职超过10年,则可经执委会提议、由全会推举为国际奥委会名誉委员。名誉委员终身任职,可受邀参加奥运会、奥林匹克大会、国际奥委会全会和其它会议,可应国际奥委会主席的要求提供建议,但不具有表决权,也不可在国际奥委会任专职。
截止目前,国际奥委会共计曾有过100余名名誉委员。下表仅列出目前仍在世且任职的名誉委员,截至2025年6月共有39人。
| 名誉委员 | 国家 | 就任委员 | 就任名誉委员 | 参加过的奥运项目 | 注释 |
|---|---|---|---|---|---|
| 夏格达尔扎布·马格万 | 蒙古国 | 1977 | 2007 | ||
| 穆斯塔法·拉福伊 | 阿尔及利亚 | 1995 | 2009 | ||
| 曼努埃拉·迪琴塔 | 義大利 | 1999 | 2010 | 越野滑雪(1984 - 1998) | |
| 基普乔格·凯诺 | 肯尼亚 | 2000 | 2011 | 田径(1964 - 1972) | |
| 猪谷千春 | 日本 | 1982 | 2012 | 高山滑雪(1952 - 1960) | |
| 阿尔内·永奎斯特 | 瑞典 | 1994 | 2012 | 田径(1952) | |
| 安通·弗尔多利亚克 | 克罗地亚 | 1995 | 2012 | ||
| 拉萨纳·帕伦弗 | 科特迪瓦 | 2000 | 2012 | ||
| 弗朗西斯科·埃利萨尔德 | 菲律賓 | 1985 | 2013 | ||
| 威廉-亚历山大国王 | 荷蘭 | 1992 | 2013 | ||
巴西 | 2000 | 2013 | 排球(1964) | 暂时停职(2017年起) | |
| 让-克洛德·基利 | 法國 | 1995 | 2014 | 高山滑雪(1964 - 1968) | |
| 兰迪尔·辛格 | 印度 | 2001 | 2014 | 射击(1968 - 1984) | |
| 纳瓦夫·本·费萨尔·阿勒沙特王子 | 沙烏地阿拉伯 | 2002 | 2014 | ||
| 梅利顿·桑切斯·里瓦斯 | 巴拿马 | 1998 | 2015 | ||
| 胡里奥·马格利奥尼 | 乌拉圭 | 1996 | 2016 | ||
| 拉比斯·尼科拉乌 | 希腊 | 1986 | 2016 | ||
| 维塔利·斯米尔诺夫 | 俄羅斯 | 1971 | 2016 | ||
| 托尼·胡里 | 黎巴嫩 | 1995 | 2016 | ||
| 亚历山大·弗拉基米罗维奇·波波夫 | 俄羅斯 | 2000 | 2016 | 游泳(1992 - 2004) | |
| 霍震霆 | 中國香港 | 2001 | 2017 | ||
| 格哈德·海伯格 | 挪威 | 1994 | 2017 | ||
| 东姑英南王子 | 马来西亚 | 2006 | 2019 | ||
| 马里奥·佩斯坎特 | 義大利 | 1994 | 2019 | ||
| 萨姆·拉姆萨米 | 南非 | 1995 | 2019 | ||
| 张雄 | 朝鲜 | 1996 | 2019 | ||
| 佛朗哥·卡拉罗 | 義大利 | 1982 | 2020 | ||
| 伊万·迪沃斯 | 秘魯 | 1982 | 2020 | ||
| 威利·卡尔施密特·卢汉 | 危地马拉 | 1988 | 2020 | ||
| 奥斯汀·西利 | 巴巴多斯 | 1994 | 2020 | ||
| 萨米·穆达拉尔 | 叙利亚 | 1998 | 2020 | ||
| 哈布·古梅尔 | 奈及利亞 | 2009 | 2020 | ||
| 比阿特丽斯·艾伦 | 冈比亚 | 2006 | 2021 | ||
| 弗雷德里克十世国王 | 丹麦 | 2009 | 2021 | ||
| 克雷格·雷迪 | 英国 | 1994 | 2022 | ||
| 理查德·庞德 | 加拿大 | 1978 | 2023 | 游泳(1960) | |
| 帕尔·施米特 | 匈牙利 | 1983 | 2023 | 击剑(1968 - 1976) | |
| 約翰·科茨 | 澳大利亞 | 2001 | 2025 | ||
| 烏魯·埃爾德納 | 土耳其 | 2008 | 2025 | ||
| 玛丽索尔·卡萨多 | 西班牙 | 2010 | 2025 |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荣誉委员
荣誉委员(法语:membres d'honneur;英语:Honour Members)是国际奥委会委员以外的、对奥林匹克运动作出过杰出贡献的知名人士。荣誉委员为终身荣誉,可受邀参加奥运会和奥林匹克大会,或应国际奥委会主席特别邀请参加国际奥委会内部的各种会议。下表列出现任荣誉委员及全部曾任荣誉委员的人士。
| 荣誉委员 | 国家 | 就任 | 注释 |
|---|---|---|---|
| 亨利·基辛格 | 美国 | 2000 | 2023年逝世 |
| 库尔特·富尔勒 | 瑞士 | 2000 | 2008年逝世 |
| 阿兰·达内 | 法國 | 2000 | 2006年逝世 |
| 堤义明 | 日本 | 2000 | 2005年主动辞任 |
| 贾尼·阿涅利 | 義大利 | 2000 | 2003年逝世 |
| 尤素法·恩迪亚耶 | 塞内加尔 | 2017 | 2021年逝世 |
| 弗朗西斯科·里奇·比蒂 | 義大利 | 2025 | |
| 潘基文 | 韩国 | 2025 |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名誉主席
作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主要发起者,皮埃尔·德·顾拜旦男爵在1925年卸任国际奥委会主席后,被授予“国际奥委会永久名誉主席”的终身荣誉头衔。
自1952年卸任的西格弗里德·埃德斯特隆起,之后的每一任前国际奥委会主席均经执委会提议、由全会在其卸任后授予了“国际奥委会终身名誉主席”(英语:Honorary President for Life)的头衔。根据《奥林匹克宪章》,终身名誉主席的身份与名誉委员相似,终身任职,可受邀参加奥运会、奥林匹克大会、国际奥委会全会和其它会议(座次居于现任主席之侧),有权提供建议,但不具有表决权,也不可在国际奥委会任专职。
下表仅列出当前在世的名誉主席。托马斯·巴赫是当前国际奥委会终身名誉主席。
| 名誉主席 | 国家 | 委员任期 | 主席任期 | 参加过的奥运项目 | 注释 |
|---|---|---|---|---|---|
| 托马斯·巴赫 | 德国 | 1991-2025 | 2013-2025 | 擊劍(1976) |
前任委员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创始委员
此处所列为国际奥委会1894年成立时首届委员会的成员。
| 委员 | 国家 | 就任 | 卸任 | 注释 |
|---|---|---|---|---|
| 费迪南多·卢凯西-帕利 | 意大利 | 1894 | 1894 | |
| 泽麦特里乌斯·维凯拉斯 | 希腊 | 1894 | 1897 | 主席 (1894-1896) |
| 亚瑟·拉塞尔 | 英國 | 1894 | 1898 | |
| 阿列克谢·布托夫斯基 | 俄罗斯 | 1894 | 1900 | |
| 伦纳德·卡夫 | 新西兰 | 1894 | 1905 | |
| 查尔斯·赫伯特 | 英國 | 1894 | 1906 | |
| 何塞·苏比亚尔 | 阿根廷 | 1894 | 1907 | |
| 费伦茨·凯梅尼 | 匈牙利 | 1894 | 1907 | |
| 厄内斯特·卡洛 | 法國 | 1894 | 1913 | 司库 (1894-1895) |
| 维克托·巴尔克 | 瑞典 | 1894 | 1921 | |
| 威廉·米利根·史隆 | 美国 | 1894 | 1924 | |
| 皮埃尔·德·顾拜旦男爵 | 法國 | 1894 | 1925 | 秘书长 (1894-1896),主席 (1896-1925) |
| 伊日·古斯-雅可夫斯基 | 波希米亚 | 1894 | 1943 |
已卸任委员
截止今日,共有600余人曾担任国际奥委会委员,其中包括众多国家元首、王室成员、社会知名人士,以及知名运动员、体育官员等。在早期,国际奥委会委员终身任职,且来自王室、贵族和政界的成员相对较多,虽不乏专长于体育事业的人士,但仍有其中部分委员很少甚至从未参加国际奥委会全会。后来,随着奥委会的改革,委员的人员组成更加专业化、变动更加频繁,来自体育界的专业人士占据更大比重。
此处列出小部分较为知名的前国际奥委会委员,及已去世(或主动辞任)的前国际奥委会名誉委员(列表不完全)。所有前国际奥委会主席未列入该列表中。
| 委员 | 国家 | 身份/职业 | 就任 | 卸任 | 名誉委员 | 参加过的奥运项目 | 注释 |
|---|---|---|---|---|---|---|---|
| 嘉纳治五郎 | 日本 | 教育家,体育活动家 | 1909 | 1938 | 现代柔道创始人;大日本体育协会(日本奥委会前身)首任会长 | ||
| 多拉布吉·塔塔 | 印度 | 企业家 | 1920 | 1927 | 塔塔集团董事长 | ||
| 阿尔巴公爵哈科沃·菲茨詹姆斯 | 西班牙 | 贵族,政治人物 | 1920 | 1927 | 马球(1920) | ||
| 马塞洛·德阿尔韦亚尔 | 阿根廷 | 政治人物 | 1922 | 1932 | 前阿根廷总统(1922-1928);参与国际奥委会全会仅一次 | ||
| 德川家達 | 日本 | 贵族,政治、外交人物 | 1936 | 1939 | 任内从未参与国际奥委会全会 | ||
| 亨利·吉桑 | 瑞士 | 军人 | 1937 | 1939 | 請辭;任内从未参与国际奥委会全会 | ||
| 瓦爾特·馮·賴歇瑙 | 德国 | 军人 | 1938 | 1942 | 二战期间德国陆军将领 | ||
| 小霍爾蒂·米克洛什 | 匈牙利 | 政治人物 | 1939 | 1948 | 霍爾蒂·米克洛什之子 | ||
| 兰尼埃三世亲王 | 摩納哥 | 君主 | 1949 | 1950 | 当选委员时尚为王储;当选两星期后继承君位,并于次年正式请辞 | ||
| 米格尔·伊迪戈拉斯·富恩特斯 | 危地马拉 | 军人,政治人物 | 1948 | 1952 | 前危地马拉总统(1958-1963);参与国际奥委会全会仅一次 | ||
| 梅克伦堡-什未林公爵阿道夫·腓特烈 | 德国 / 联邦德国 | 贵族,政治人物 | 1926 | 1956 | 1956 - 1969 | 名誉委员任内去世;前联邦德国奥委会主席(1949-1951) | |
| 王正廷 | 中国 | 政治、外交人物,体育活动家 | 1921 | 1957 | 1957 - 1961 | 名誉委员任内去世 | |
| 孔祥熙 | 中国 | 政治、商界人物 | 1936 | 1955 | 請辭;任内从未参与国际奥委会全会 | ||
| 亞斯里王子 | 丹麦 | 王室成员,体育活动家 | 1932 | 1958 | 1958 - 1964 | 名誉委员任内去世;任委员期间曾任委员会执行委员 | |
| 董守义 | / 中国 | 体育活动家 | 1947 | 1958 | 因“两个中国”代表权问题請辭 | ||
| 李起鹏 | 韩国 | 政治人物 | 1955 | 1960 | 任内去世 | ||
| 夏尔·帕胡德·德莫尔坦日 | 荷蘭 | 运动员,军人 | 1946 | 1964 | 1964 - 1971 | 马术(1924 - 1936) | 名誉委员任内去世 |
| 阿尔贝王子 | 比利时 | 王室成员/君主 | 1958 | 1964 | 后继位为比利时国王阿尔贝二世(1993-2013在位) | ||
| 布·埃克隆德 | 瑞典 | 运动员,体育官员 | 1948 | 1965 | 1965 - 1983 | 田径(1920) | 名誉委员任内去世 |
| 阿瑟·波里特 | 新西兰 | 运动员,医生,军人 | 1934 | 1967 | 1967 - 1994 | 田径(1924 - 1928) | 前新西兰总督(1967-1972);名誉委员任内去世 |
| 穆罕默德·塔希尔帕夏 | / 埃及 | 体育活动家 | 1934 | 1968 | 1968 - 1970 | 名誉委员任内去世;提议创办地中海运动会 | |
| 古斯塔夫·迪尔森 | 瑞典 | 运动员,体育官员 | 1952 | 1970 | 1970 - 1981 | 现代五项、击剑(1920 - 1928, 1936) | 前國際現代五項總會主席;名誉委员任内去世 |
| 康斯坦丁二世国王 | 希腊 | 君主 | 1963 | 1974 | 1974 - 2023 | 帆船(1960) | 希腊国王(1964-1973在位);名誉委员任内去世 |
| 哈蒙库布沃诺九世苏丹 | 印度尼西亞 | 政治人物,体育官员 | 1968 | 1976 | 前印度尼西亚副总统(1973-1978);日惹苏丹、日惹特区总督(1939-1988);前印度尼西亞國家體育委員會主席(1967-1986) | ||
| 法蘭茲·約瑟夫二世亲王 | 列支敦斯登 | 君主 | 1936 | 1980 | 1980 - 1989 | 列支敦士登亲王(1938-1989);名誉委员任内去世 | |
| 徐亨 | 中国 / 中華臺北 | 体育官员,军人 | 1970 | 1988 | 1989 - 2009 | 名誉委员任内去世 | |
| 贝特霍尔德·贝茨 | 联邦德国 / 德国 | 商界人物 | 1972 | 1988 | 1988 - 2013 | 前克虏伯集团高管;名誉委员任内去世;任委员期间曾任委员会副主席 | |
| 莫里斯·埃尔佐格 | 法國 | 运动员,体育官员 | 1972 | 1994 | 1995 - 2012 | 名誉委员任内去世 | |
| 让大公 | 盧森堡 | 君主 | 1946 | 1998 | 1998 - 2019 | 卢森堡大公(1964-2000);名誉委员任内去世 | |
| 普里莫·内比奥罗 | 義大利 | 体育官员 | 1992 | 1999 | 前国际田联主席、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主席 | ||
| 薇拉·恰斯拉夫斯卡 | 捷克 | 运动员,体育官员 | 1995 | 2001 | 体操(1960 - 1968) | ||
| 吕圣荣 | 中国 | 体育官员 | 1996 | 2001 | 前国际羽毛球联合会主席(1993-2001) | ||
| 约翰·奥拉夫·科斯 | 挪威 | 运动员 | 1999 | 2001 | 速度滑冰(1992 - 1994) | 前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1999-2001) | |
| 罗伯特·斯特德沃德 | 加拿大 | 体育官员,体育活动家 | 2000 | 2003 | 首任国际残奥委会主席(1989-2001) | ||
| 马修·平森特 | 英國 | 运动员 | 2002 | 2004 | 赛艇(1992 - 2004) | 前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2002-2004) | |
| 鲍勃·哈桑 | 印度尼西亞 | 商界人物,体育官员 | 1994 | 2004 | 因涉嫌腐败被开除 | ||
| 曼努埃尔·埃斯蒂亚特 | 西班牙 | 运动员 | 2000 | 2004 | 水球(1980 - 2000) | 前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2000-2004) | |
| 金云龙 | 韩国 | 体育官员 | 1995 | 2005 | 因涉嫌腐败而请辞;任委员期间曾任委员会执行委员、副主席 | ||
| 伊万·斯拉夫科夫 | 保加利亚 | 体育官员 | 1987 | 2005 | 因涉嫌腐败被开除 | ||
| 鲍里斯拉夫·斯坦科维奇 | 南斯拉夫 / 塞爾維亞 | 体育官员 | 1988 | 2005 | 2006 - 2020 | 前国际篮球联合会秘书长 | |
| 皮拉公主 | 西班牙 | 王室成员,体育官员 | 1996 | 2006 | 2006 - 2020 | 前国际马术联合会主席 | |
| 亚里·库里 | 芬兰 | 运动员 | 2002 | 2006 | 冰球(1980, 1998) | 前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2002-2006) | |
| 鲍勃·斯特沃尔特里克 | 美国 | 运动员,体育官员 | 1999 | 2007 | 排球(1988 - 1996) | 前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1999-2007) | |
| 何振梁 | 中国 | 体育官员 | 1981 | 2009 | 2010 - 2015 | 名誉委员任内去世;任委员期间曾任委员会执行委员、副主席 | |
| 佩妮拉·维贝里 | 瑞典 | 运动员 | 2002 | 2010 | 高山滑雪(1992 - 2002) | 前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2002-2010) | |
| 若昂·阿维兰热 | 巴西 | 体育官员 | 1963 | 2011 | 游泳/水球(1936;1952) | 請辭 | |
| 扬·热莱兹尼 | 捷克 | 运动员 | 1995 | 2001 | 田径(1998 - 2004) | 前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1999-2001) | |
| 2004 | 2012 | ||||||
| 希沙姆·格鲁杰 | 摩洛哥 | 运动员 | 2004 | 2012 | 田径(1996 - 2004) | 前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2004-2012) | |
| 岡野俊一郎 | 日本 | 运动员、教练、体育官员 | 1990 | 2012 | 2012 - 2017 | 名誉委员任内去世 | |
| 拉明·迪亚克 | 塞内加尔 | 体育官员 | 1999 | 2013 | 2013 - 2015 | 前国际田联主席;2015年因涉嫌腐败取消名誉委员身份 | |
| 塞普·布拉特 | 瑞士 | 体育官员 | 1998 | 2015 | 前国际足联主席;2015年因涉嫌腐败辞职 | ||
| 詹姆斯·伊斯顿 | 美国 | 商界人物,体育官员 | 1994 | 2015 | 2015 - 2023 | 前世界射箭联合会主席(1989-2005);任委员期间曾任委员会副主席;名誉委员任内去世 | |
| 芭芭拉·肯德爾 | 新西兰 | 运动员 | 2005 | 2016 | 帆船(1992 - 2008) | 前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2005-2011) | |
| 尤米爾卡·魯伊斯 | 古巴 | 运动员 | 2008 | 2016 | 排球(1996 - 2008) | 前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2008-2016) | |
| 奥勒·埃纳尔·比约恩达伦 | 挪威 | 运动员 | 2014 | 2016 | 冬季两项、越野滑雪(1994 - 2014) | 前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2014-2016) | |
| 李健熙 | 韩国 | 企业家 | 1996 | 2017 | 2017 - 2020 | 名誉委员任内去世;前三星集团会长 | |
| 菲利普·克雷文 | 英國 | 体育官员 | 2003 | 2017 | 前国际残奥委会主席(2001-2017) | ||
| 弗兰克·弗雷德里克斯 | 纳米比亚 | 运动员 | 2004 | 2017 | 田径(1992, 1996, 2004) | 前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2004-2012);2017年因涉嫌腐败被停职 | |
| 安杰拉·鲁杰罗 | 美国 | 运动员 | 2010 | 2018 | 冰球(1998 - 2010) | 前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2010-2018) | |
| 楊揚 | 中国 | 运动员,体育官员 | 2010 | 2018 | 短道速滑(1998 - 2006) | 前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2010-2018) | |
| 拉里·普罗布斯特 | 美国 | 商界人物,体育官员 | 2013 | 2018 | 前美国艺电公司高管;前美国奥委会主席 | ||
| 亚历山大·茹科夫 | 俄羅斯 | 政治人物 | 2013 | 2018 | 现任俄罗斯国家杜马第一副主席,前副总理;前俄罗斯奥委会主席 | ||
| 吴经国 | 中華臺北 | 体育官员 | 1988 | 2020 | 請辭;任委员期间曾任委员会执行委员 | ||
| 斯特凡·霍尔姆 | 瑞典 | 运动员 | 2013 | 2021 | 田径(2000 - 2008) | 前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2013-2021) | |
| 詹姆斯·汤姆金斯 | 澳大利亞 | 运动员 | 2013 | 2021 | 赛艇(1988 - 2008) | 前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2013-2021) | |
| 海莉·维肯海瑟 | 加拿大 | 运动员 | 2014 | 2022 | 冰球,垒球(1998 - 2014) | 前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2014-2022) | |
| 波尔-埃里克·赫耶尔·拉尔森 | 丹麦 | 运动员,体育官员 | 2014 | 2022 | 羽毛球(1992 - 2000) | 前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2014-2022);现任羽毛球世界联合会主席(2013- ) | |
| 姬坎·兰德尔 | 美国 | 运动员 | 2018 | 2021 | 越野滑雪(2002 - 2016) | 前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2018-2021);提前请辞 | |
| 布丽塔·海德曼 | 德国 | 运动员 | 2016 | 2024 | 击剑(2004 - 2012) | 前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2016-2024) | |
| 久尔陶·达尼埃尔 | 匈牙利 | 运动员 | 2016 | 2024 | 游泳(2004 - 2012) | 前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2016-2024) | |
| 叶莲娜·伊辛巴耶娃 | 俄羅斯 | 运动员 | 2016 | 2024 | 田径(2000 - 2012) | 前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2016-2024) | |
| 柳承敏 | 韩国 | 运动员,体育官员 | 2016 | 2024 | 乒乓球(2000 - 2012) | 前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2016-2024) | |
| 艾哈邁德·法赫德·薩巴赫 | 科威特 | 王室成员,政治人物,体育官员 | 1992 | 2025 | 前亚奥理事会主席(1991-2021);因欺诈、腐败等罪名被停职、开除 | ||
| 奥莱加里奥·巴斯克斯·拉纳 | 墨西哥 | 运动员,商人,体育官员 | 1995 | 2016 | 2016 - 2025 | 射击(1964 - 1976) | 名誉委员任内去世 |
注释
參考資料
- http://www.google.com/hostednews/afp/article/ALeqM5hWW5rXbBFDnJUedwF0AbFN_eoR_g?docId=spo0001.111206095003
- 奧運/吳經國辭國際奧會委員 IOC同意並送上祝福. 聯合新聞網. 2020-03-18 [2020-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18).
外部連結
- IOC委员名单(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官方网站)(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维基百科, 维基, 书, 图书, 图书馆, 文章, 阅读, 下载, 免费, 免费下载, 手机, 电话, 安卓, iOS, 苹果, 智能手机, 电脑, 网络, 计算机, 关于 國際奧委會委員 的信息, 什么是 國際奧委會委員?國際奧委會委員 是什么意思?





















































































































留下回复
想加入讨论吗?欢迎自由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