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救亡运动
抗日救亡运动又稱抗日民主運動是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后,中国人民反对日本侵略、吁请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出兵抗日的社会运动。又被定性為爱国民主运动。

背景

1927年,大日本帝国首相田中义一主持召开了“东方会议”,会议提出“把满洲从中华民国本土分裂出来,自成一区,置于日本势力之下”的战争方针。
1931年9月18日夜晚,大日本帝国关东军炸毁了南满铁路柳条湖段轨道,并且嫁祸给中华民国守军,炮轰东北军据地,武力夺取沈阳,制造了“九·一八事变”。
1932年,大日本帝国扶持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建立了满洲国。中华民国东北省份被大日本帝国分割出去。
经过

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之后,中国共产党和日本共产党共同发表了《为日本强占东三省宣言》;9月22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作出了《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洲事变的决议》;9月30日,中共中央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为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东三省第二次宣言》;各文件强烈谴责了大日本帝国的侵略罪行,同时作出了“发动群众斗争”的战略决策。
1931年,马占山脱离东北军,成立了义勇军,全称“黑龙江省民众抗日救国义勇军”。从1931年11月4日到1932年,先后发动战役四十余次,对吉林市、沈阳市、长春市和哈尔滨市等重大交通枢纽进行了猛烈攻击。被誉为“孤军御寇,忠勇堪称,为民国增光”。
1932年,中国共产党大批干部和士兵前往东北省,组织抗日游击队。
1933年,中国国民党冯玉祥同中国共产党吉鸿昌组织了“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收复多伦,并且把日军赶出了察哈尔省。
1935年,大日本帝国为攻占华北而制造了“华北事变”。
1935年年底,中国共产党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了“瓦窑堡会议”,发表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数千人举行游行示威,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反对华北自治”,历史称为“一二·九运动”。“一二·九运动”标志着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
1936年,中共满洲省委将抗日游击队组织成为“抗日联军”,抗日联军主要负责人为杨靖宇、周保中、李兆麟。
1937年,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组织成立了“国民革命军”,中华民国发表了《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和抗日救亡运动的结束,而全面抗日战争也正式开始。
影响
抗日救亡运动是全面抗日战争的前奏,它唤醒了中华大地上麻木和沉睡中的人民,农民、工人、学生、资产阶级,一切不同职业和不同身份的人群都意识到了民族危亡的危机,使得中华大地上的人民空前的团结起来,进行抗日行动。
参考文献
- 一二·九运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官网——轉自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网站. 2015-07-30 [2020-1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30).
- 杨玉文等编. 第二次世界大战大词典. 第377页.
- 档案里的“一二·九”爱国民主运动(图). 中国青年网——轉自北京日报. 2014-11-22 [2020-1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30).
- 陈恭禄. 《中国近代史》. 工人出版社. 2012. ISBN 9787500848189.
- 徐中约. 《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8. ISBN 9787506287128.
- 冯玉祥. 《冯玉祥:我所认识的蒋介石》. 北方文艺出版社. 2010. ISBN 9787531724889.
- 王光远. 《冯玉祥与中国共产党》. 北京市: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4. ISBN 9787507315998.
- 冯玉祥. 《冯玉祥:我的生活》. 北方文艺出版社. 2010. ISBN 9787531724896.
参考书目
维基百科, 维基, 书, 图书, 图书馆, 文章, 阅读, 下载, 免费, 免费下载, 手机, 电话, 安卓, iOS, 苹果, 智能手机, 电脑, 网络, 计算机, 关于 抗日救亡运动 的信息, 什么是 抗日救亡运动?抗日救亡运动 是什么意思?
留下回复
想加入讨论吗?欢迎自由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