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藏委員會
蒙藏委員會,簡稱蒙藏會,是中華民國曾經存在的行政院所屬部會,主管對蒙古族和藏族交流及其他有關蒙藏各項事務。蒙藏院建國之初就已成立,1928年升格為行政院所屬部會,2017年9月15日裁撤後業務陸續交由文化部、陸委會與外交部承接。
| 蒙藏委員會 | |
|---|---|
| Mongolian and Tibetan Affairs Commission(英語) | |
![]() 蒙藏委員會會徽 | |
| 機構概要 | |
| 成立时间 | 1928年7月11日 |
| 前身机构 |
|
| 解散时间 | 2017年9月15日(停止運作) 2017年12月13日(組織法廢止) |
| 後繼机构 | 文化部蒙藏文化中心 |
| 類型 | 中央二級行政機關 |
| 管轄范围 | 中華民國 |
| 驻地 | 臺北市中正區徐州路5號4樓(最後會址:中央聯合辦公大樓南棟) |
| 首长 |
|
| 任命者 | 行政院院長提請總統任命 |
| 任期 | 無任期保障 |
| 上级部门 | 行政院 |
| 內部單位 | 6室、3處 |
| 授權法源 |
|
| 網站 | http://www.mtac.gov.tw/ |
| 備註 | |
| 自2017年9月15日起由文化部蒙藏文化中心承接 | |
| 影像资料 | |
![]() 蒙藏委員會會址 | |
歷史
背景及設立
清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極創立「蒙古衙門」;崇德3年(1639年),蒙古衙門擴編爲「理藩院」。康雍乾之後,理藩院逐漸成爲管理蒙古各部、西藏、青海、新疆以及西南少數民族事務的行政機關,並兼理對俄羅斯帝國事務(後歸總理衙門)。光緒32年(1906年),因清末新政的改革官制,理藩院改為理藩部。

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後,曾短暫續設理藩部。1913年北洋政府成立後,改由在北京的內務部蒙藏事務處接替;隨後該處陸續改制為蒙藏事務局、蒙藏院。在北京成立蒙藏學校。
1928年6月,國民革命軍北伐攻入北京。7月11日,國民政府將蒙藏院改制為蒙藏委員會,隸屬行政院。1929年2月,蒙藏委員會成立:18。1936年2月10日制定《喇嘛轉世辦法》,開始管理西藏與蒙古的藏傳佛教喇嘛轉世相關事務。
抗日戰爭爆發後,蒙藏委員會随国民政府辗转迁徙,抵达重庆。1945年末外蒙古獨立公民投票時,蒙藏委員會派人赴蒙古人民共和國參觀。1946年蒙藏委員會隨国民政府移回南京。
遷台後
1949年夏,中华民国政府在第二次國共內戰中不斷退敗。1949年7月8日,噶厦政府通知蒙藏委員會拉薩辦事處代處長陳錫璋,噶厦政府決定驅逐辦事處所有人員,是為第二次驅漢事件。第二次國共內戰後,蒙藏委員會隨中華民國政府遷往臺北。
1993年2月,蒙藏委員會在七世章嘉在臺駐錫地原址臺北市青田街設立「蒙藏文化中心」(今蒙藏文化館)。
法律修訂

2002年,中華民國行政院将《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實施細則》中涉及的地區修订为「指中共控制之地区」,移除涉及外蒙古的相關條文,此被立法院關沃暖委員「強烈質疑違憲」,隨後行政院、外交部、內政部等部會資料均認可蒙古為獨立主權國家。同年9月1日,陳水扁政府於乌兰巴托設立辦事處,維持台灣與蒙古國的非正式外交關係至今。2006年《蒙古盟部旗组织法》也被中華民國廢止,此後行政院新聞局不再出版包含外蒙古的《中華民國年鑒》。2008年馬英九政府上臺後,亦承認蒙古(舊稱外蒙古)的獨立國家地位,主張中華民國領土範圍僅為「老母雞」。2012年,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發佈新聞參考資料,資料引述外交部2002年說法稱「國家承認不可撤回」,否定外蒙古為中華民國領土,說明「『蒙古國』為我政府所承認之國家」。
裁撤蒙藏會
2017年8月14日,蔡英文政府的林全內閣宣布不再編列蒙藏會預算,並依據〈行政院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暫行條例〉先以行政命令將蒙藏委員會停止運作,相關業務改由文化部與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承接,預將於年底正式裁撤。8月17日,行政院院會通過《蒙藏委員會組織法》廢止案,廢止案經立法院審議通過,將由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承接蒙藏會的情勢蒐整與研判業務(共六員),並和外交部負責與政治相關的部分。同年9月15日,文化部在蒙藏委員會原址成立「蒙藏文化中心」,承接蒙藏委員會文化相關業務與大多數蒙藏會人員,將蒙藏委員會的官網公告改連往文化部蒙藏文化中心的網頁;相關機關的臉書專頁亦更改為歸入文化部之後的名稱,包括原蒙藏委員會改為蒙藏文化中心、其下轄的原蒙藏文化中心改為蒙藏文化館。同年11月28日立法院三讀通過《蒙藏委員會組織法》廢止案,12月13日總統令公布廢止,蒙藏委員會走入歷史。
裁撤前組織架構
- 委員長
- 委員
- 內部單位
- 蒙古事務處
- 西藏事務處
- 總務處
- 編譯室:轄有原蒙藏文化中心(今蒙藏文化館)
- 秘書室
- 參事室
- 主計室
- 人事室
- 政風室
歷任委員長
中華民國蒙藏委員會委員長 | |
|---|---|
| 设立 | 1928年12月27日 |
| 首任 | 閻錫山 |
| 末任 | 許璋瑤 |
| 废止 | 2017年9月15日 |
| 任次 | 姓名 | 就職時間 | 卸任時間 | 民族與籍贯 |
|---|---|---|---|---|
| 1 | 閻錫山 | 1928年12月27日 | 1930年4月5日 | 山西五臺 |
| 2 | 馬福祥 | 1930年9月8日 | 1931年12月30日 | 回族,甘肅臨夏 |
| 3 | 石青陽 | 1931年12月30日 | 1935年3月15日 | 四川巴縣 |
| 4 | 黃慕松 | 1935年3月15日 | 1936年7月29日 | 廣東梅川 |
| 5 | 林雲陔 | 1936年7月29日 | 1936年8月8日 | 廣東信宜 |
| 6 | 吳忠信 | 1936年8月8日 | 1944年12月6日 | 安徽合肥 |
| 7 | 羅良鑒 | 1944年12月6日 | 1947年4月23日 | 湖南善化 |
| 8 | 許世英 | 1947年4月23日 | 1948年11月26日 | 安徽秋浦 |
| 9 | 白雲梯 | 1948年11月26日 | 1949年6月6日 | 蒙古族、蒙古喀喇沁中旗 |
| 10 | 關吉玉 | 1949年6月6日 | 1949年11月23日 | 滿族,遼寧遼陽 |
| 11 | 周昆田 | 1949年11月23日 | 1950年3月10日 | 安徽合肥 |
| 12 | 余井塘 | 1950年3月10日 | 1951年2月22日 | 江蘇東台 |
| 13 | 田炯錦 | 1951年2月22日 | 1954年5月25日 | 甘肅慶陽 |
| 14 | 劉廉克 | 1954年5月25日 | 1958年7月14日 | 蒙古族、蒙古喀喇沁左旗 |
| 15 | 李永新 | 1958年7月14日 | 1960年5月30日 | 蒙古族、蒙古喀喇沁左旗 |
| 16 | 田炯錦 | 1960年5月30日 | 1963年12月14日 | 甘肅慶陽 |
| 17 | 郭寄嶠 | 1963年12月14日 | 1972年5月29日 | 安徽合肥 |
| 18 | 崔垂言 | 1972年5月29日 | 1981年11月 | 吉林長春 |
| 19 | 薛人仰 | 1981年11月 | 1984年5月28日 | 福建福州 |
| 20 | 董樹藩 | 1984年5月28日 | 1986年3月6日 | 綏遠薩拉齊 |
| 21 | 吳化鵬 | 1986年4月 | 1993年2月26日 | 蒙古族、蒙古敖汗右旗 |
| 22 | 張駿逸 | 1993年2月27日 | 1994年12月14日 | 湖南長沙 |
| 23 | 李厚高 | 1994年12月15日 | 1997年8月31日 | 湖北松滋 |
| 24 | 高孔廉 | 1997年9月1日 | 2000年5月19日 | 福建閩侯 |
| 25 | 徐正光 | 2000年5月20日 | 2002年1月31日 | 广东梅縣 |
| 26 | 許志雄 | 2002年2月1日 | 2008年5月19日 | 臺灣基隆市 |
| 27 | 高思博 | 2008年5月20日 | 2011年2月8日 | 臺南市 |
| 28 | 羅瑩雪 | 2011年2月9日 | 2013年9月29日 | 湖南湘乡 |
| 代理 | 陳明仁 | 2013年9月30日 | 2013年11月5日 | 臺灣嘉義縣 |
| 29 | 蔡玉玲 | 2013年11月6日 | 2016年5月19日 | 臺灣 |
| 30 | 林美珠 | 2016年5月20日 | 2017年2月7日 | 臺北市 |
| 31 | 許璋瑤 | 2017年2月8日 | 2017年9月15日 | 高雄市 |
歷任委員(行憲後)
| 姓名 | 就職時間 | 卸任時間 | 籍贯與民族 |
|---|---|---|---|
| 章嘉 | 1949年3月 | 藏族,青海大通 | |
| 唐柯三 | 1949年3月 | 回族,山東鄒縣 | |
| 周昆田 | 1949年3月 | 安徽合肥 | |
| 馬鶴天 | 1949年3月 | 山西芮城 | |
| 達理札雅 | 1950年7月 | 蒙古族,蒙古阿拉善特別旗 | |
| 敏珠策旺多濟(敏孟經) | 1949年 | 蒙古族,蒙古東路舊土爾扈特旗 | |
| 羅桑堅贊 | 1949年 | 藏族,西藏日喀則 | |
| 吳叔仁 | 1949年 | 安徽合肥 | |
| 土丹參烈 | 1949年3月 | 藏族,西藏拉薩 | |
| 孔慶宗 | 1951年5月 | 四川長壽 | |
| 邱甲 | 1949年3月 | 四川 | |
| 馬步青 | 1949年3月 | 回族,甘肅臨夏 | |
| 趙錫昌 | 1950年7月 | 雲南華坪 | |
| 曾少魯 | 1949年3月 | 四川筠連 | |
| 邦達饒幹 | 1949年 | 藏族,西康寧靜 | |
| 李煒 | 1949年3月 | ||
| 金鏞 | 1951年5月 | ||
| 吳化鵬 | 1948年2月 | 1986年3月 | 蒙古族,昭烏達盟敖漢旗 |
| 高長柱 | 1948年2月 | 1975年5月 | 安徽全椒 |
| 馬雲文 | 1949年3月 | 回族,新疆乾德 | |
| 黎伯豪 | 1949年 | 安徽廣德 | |
| 何兆麟 | 1950年7月 | 蒙古族,蒙古喀喇沁左翼旗 | |
| 黃正清 | 1950年7月 | 藏族,西康理化 | |
| 吳景敖 | 1949年3月 | 浙江臨海 | |
| 史秉麟 | 1948年3月 | 1991年12月 | 蒙古族,卓索圖盟土默特右翼旗 |
| 張鎮林 | 1949年 | 河北蠡縣 | |
| 王家齊 | 1951年5月 | 海南瓊山 | |
| 白鳳兆 | 1949年 | 蒙古族,蒙古卓索圖盟 | |
| 孫亞夫 | 1949年3月 | 江蘇六合 | |
| 王樂階 | 1949年 | 藏族,西藏日喀則 | |
| 陳效蕃 | 1948年8月 | 1949年3月 | 蒙古族,蒙古卓索圖盟 |
| 劉華 | 1948年8月 | 1949年 | |
| 陳強立 | 1948年9月 | 1951年5月 | 藏族,西康康定 |
| 金鼎銘 | 1948年9月 | 1949年 | 遼北開原 |
| 土丹桑布 | 1949年 | 1949年 | 藏族,西藏拉薩 |
| 紀貞甫 | 1949年 | 1949年 | 蒙古族,蒙古察哈爾右翼正黃旗 |
| 金崇偉 | 1949年 | 1985年11月 | 蒙古族,哲里木盟科爾沁左翼後旗 |
| 李春霖 | 1949年 | 1968年9月 | 蒙古族,蒙古卓索圖盟 |
| 羅桑益西 | 1949年 | 1979年12月 | 藏族,西康巴安 |
| 卓里格圖 | 1949年 | 1958年12月 | 蒙古族,昭烏達盟奈曼旗 |
| 胡耐安 | 1949年 | 1977年10月 | 安徽涇縣 |
| 劉廉克 | 1949年 | 1954年5月 | 蒙古族,卓索圖盟喀喇沁左翼旗 |
| 孫明 | 1949年 | 1957年10月 | 熱河建平 |
| 熊耀文 | 1951年5月 | 1973年8月 | 山西朔縣 |
| 庫耆雋 | 1951年5月 | 1972年6月 | 滿族,綏遠歸綏 |
| 羅平 | 1951年5月 | 1989年1月 | 滿族,青海西寧 |
| 馬恕基 | 1951年5月 | 1991年1月 | 回族,新疆迪化 |
| 蔡布道爾吉 | 1967年10月 | 1985年11月 | 藏族,甘肅夏河(寄籍西藏拉薩) |
| 陳孝賢 | 1970年2月 | 1997年6月 | 蒙古族,卓索圖盟喀喇沁右翼旗 |
| 袁甡民 | 1970年2月 | 1986年1月 | 甘肅慶陽 |
| 郭振芳 | 1970年2月 | 1979年11月 | 蒙古族,卓索圖盟喀喇沁左翼旗 |
| 格桑群佩 | 1970年3月 | 1991年7月 | 藏族,西康巴安(寄籍西藏日喀則) |
| 烏占坤 | 1971年4月 | 1997年6月 | 蒙古族,卓索圖盟喀喇沁左旗 |
| 阿旺旦曾 | 1986年5月 | 1989年12月 | 藏族,西康理化 |
| 楊中和 | 1986年5月 | 1991年1月 | 蒙古族,卓索圖盟喀喇沁左旗 |
| 李鴻烈 | 1986年5月 | 1997年6月 | 甘肅慶陽 |
| 楊德麟 | 1987年4月 | 1997年6月 | 蒙古族,卓索圖盟喀喇沁右旗 |
| 張駿逸 | 1989年7月 | 1993年2月 | 湖南長沙 |
| 錢世英 | 1991年3月 | 2014年6月 | 蒙古族,卓索圖盟喀喇沁右旗 |
| 覺嵋桑度 | 1991年3月 | 2000年12月 | 藏族,西康德格 |
| 覺安慈仁 | 1993年1月 | 2017年9月 | 藏族,西康巴安 |
| 金紹緒 | 1993年1月 | 2000年12月 | 蒙古族,哲理木盟科爾沁左翼後旗 |
| 楊仁煌 | 1993年3月 | 1997年7月 | 臺灣花蓮 |
| 陳式武 | 1993年3月 | 2010年1月 | 臺灣臺南 |
| 劉學銚 | 1998年4月 | 2004年7月 | 山東諸城 |
| 汪平雲 | 2004年7月 | 2007年2月 | 湖北 |
| 王時思 | 2007年3月 | 2008年5月 | 湖南 |
歷任處長
|
|
|
相關法規

- 《蒙藏委員會組織法》
- 《蒙藏族身分證明條例》
- 《蒙藏邊區人員任用條例》
- 《蒙藏委員會處務規程》
- 《蒙藏委員會會議規則》
- 《蒙藏委員會輔導海外蒙藏學生回國升學辦法》
- 《蒙藏委員會國內訓練進修選送補助辦法》
- 《蒙藏委員會專業獎章頒給辦法》
- 《蒙藏委員會法規委員會組織規程》
- 《蒙藏委員會公務人員交代條例施行細則》
参考文献
- 蒙藏委員會9月15日已走入歷史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自由時報
- 本會沿革. 蒙藏委員會. [2016-05-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07).
- 陳布雷等編著. 《蔣介石先生年表》. 台北: 傳記文學出版社. 1978-06-01.
- 《國民政府公報》渝字第951號. 民國35年1月7日出刊 [2024-03-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03).
- Tsering Shakya. The Dragon in the Land of Snows: A History of Modern Tibet Since 1947.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9: 7–8. ISBN 978-0-231-11814-9.
- 劉曉原. 邊疆中國: 二十世紀周邊暨民族關係史.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2016-05-01: 224. ISBN 978-962-996-710-9.
- 中心簡介,蒙藏委員會
- 蒙藏文化中心簡介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蒙藏文化中心
- 立法院法制局《外蒙古定位後續問題評析》 該一修正引起本院關沃暖委員之高度關切,於本年二月二十六日立法院總質詢,提出行政院修正通過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施行細則第三條規定涉及「違憲」,我國是否承認外蒙古獨立,如此作為,將成為「賣國賊」之強烈質疑。. [2019-1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6).
- 《海峽評論》69期-1996年9月號. www.haixia-info.com. [2020-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0).
- Mongolian office to ride into Taipei by end of the year. Taipei Times. 11 October 2002 [28 May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10 February 2009).
In October 1945, the people of Outer Mongolia voted for independence, gaining the recognition of many countries, including the Republic of China. (...) Due to a souring of relations with the Soviet Union in the early 1950s, however, the ROC revoked recognition of Outer Mongolia, reclaiming it as ROC territory. {...} Long a province of China, Mongolia declared its independence in 1921 with Soviet backing. After the Ministry of the Interior's recent decision to exclude Mongolia from the official ROC map, on 3 Oct, the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announced that Taiwan recognizes Mongolia as an independent country – 81 years after Mongolia declared its independence.
- Taiwan 'embassy' changes anger Chin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英國廣播公司新聞網. 2002年2月26日 [2014年2月23日](英文).
- Morris Rossabi. Modern Mongolia: From Khans to Commissars to Capitalists. 伯克利: 加利福尼亞大學出版社. 2005-04-25: 第226頁至第228頁 [2013-10-30]. ISBN 978-052024419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4) (英语).
- 廢止蒙古盟部旗組織法. 中華民國總統府. 中華民國總統府公報. [2006年1月2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年8月1日).
- 有關外蒙古是否為中華民國領土問題說明新聞參考資料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2012年5月21日 [2013年10月17日](繁體中文).
- 王照坤. 陸委會:中華民國領土範圍不含蒙古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天空傳媒. 2012年5月21日 [2013年10月17日](繁體中文).
- 固有疆域為何? 賴幸媛選老母雞. 自由時報. [2012-05-22].
- 政院證實 蒙藏會年底裁撤. [2017-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16).
- 未編明年度預算 蒙藏委員會確定年底熄燈. 自由時報. [2017-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4).
- 王韋婷. 政院通過蒙藏委員會組織法廢止案. 中央廣播電臺 (臺北市). 2017-08-17 [2017-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4).
- 立院廢止組織法 蒙藏委員會走入歷史. [2017-1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19).
- 蒙藏會裁撤 陸委會:僅併情勢蒐整與研判業務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自由時報,2017-08-17
- 蒙藏文化中心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7-09-15.,中華民國文化部
- 文化部成立蒙藏文化中心 續推蒙藏文化並培才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蘋果日報,2017年9月15日
- 蒙藏委員會 今併入文化部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聯合新聞網,2017-09-15
- 新單位 「蒙藏文化中心」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國時報,2017年8月14日
- 配合行政院組織改造作業,原「蒙藏委員會」臉書正式更名為「蒙藏文化中心」臉書,持續推動蒙藏文化保存傳揚業務及提供服務。. 2017-09-15 [2021-1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22).
- 配合行政院組織改造作業,原「蒙藏文化中心」臉書正式更名為「蒙藏文化館」臉書,持續推動蒙藏文化保存傳揚業務及提供服務。. 2017-09-15 [2020-1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23).
- 立院通過廢除組織法 蒙藏委員會正式熄燈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自由時報
- 《國民政府公報》
- 《總統府公報》
- 《中華民國行憲政府職名錄》
- 《蒙藏委員會簡史續篇》
- 蒙藏委員會的存廢問題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6-07-23.
- 業務費僅8百萬 人事費達8千萬/ 蒙藏會被批「肥貓部會」. [2015-1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6).
- 時力提組改 裁撤退輔僑務蒙藏委員會. [2016-08-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05).
外部連結

- 蒙藏委員會舊官網 資料目錄索引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中華民國文化部 - 蒙藏文化中心. [2017-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15).
參見
- 宣政院、礼部、蒙古衙门、理藩院、蒙藏院、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
- 中華民國與蒙古國關係、中華民國與西藏關係史
- 蒙古历史(内蒙古历史、外蒙古历史)、西藏歷史
- 蒙藏条约、中俄蒙协约、外蒙古自治、占领外蒙古、外蒙古独立、控苏案、聖地佛諭、驅漢事件、人民解放軍入侵西藏
- 僑務委員會、客家委員會、原住民族委員會
- 中華民國文化部蒙藏文化中心
- 中樞致祭成陵大典
维基百科, 维基, 书, 图书, 图书馆, 文章, 阅读, 下载, 免费, 免费下载, 手机, 电话, 安卓, iOS, 苹果, 智能手机, 电脑, 网络, 计算机, 关于 蒙藏委員會 的信息, 什么是 蒙藏委員會?蒙藏委員會 是什么意思?





留下回复
想加入讨论吗?欢迎自由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