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土地改革
此條目可参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来扩充。 (2021年5月25日) |
越南土地改革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政治動盪,二戰結束後不久,越南獨立同盟會与法国殖民者及其支持者之间爆发了衝突。当时越南大部分土地为大地主所有,越南大多数农村人口只拥有小块土地,甚至有的人根本没有土地。越南獨立同盟會及其后继者越共因此實行土地改革,這一舉措贏得了越南農民的支持。

1954年至1975年,南越(越南共和国)和北越(越南民主共和国)對峙期間,兩國分別實行土地改革。1954年至1956年,北越没收了地主和富农的土地,並將其分配给贫穷和无地农民,後來將農村人口組織為集體的政策。同時北越還處決“地主和反动派”,据可靠估计,大约有13500人被杀,結果北越农村地区發生了針對北越當局的暴乱。北越政府後來为自己暴行道歉,并開始纠正错误。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成立後,該國政府通过建立集体农场来重新分配土地,但集体农业效果不佳。1988年以后,越南當局放棄集体農業政策。
南越的土地改革不太順利,直到1970年代初通过「耕者有其田」计划取得了一些成就。 1975年北越征服南越後「耕者有其田」计划中止。
南越
北越
参考文献
- Prosterman, Roy L. (Aug 1970), "Land-to-the-Tiller in South Vietnam: The Tables Turn," Asian Survey, Vol 10, No 8, p. 751. Downloaded from JSTOR.
维基百科, 维基, 书, 图书, 图书馆, 文章, 阅读, 下载, 免费, 免费下载, 手机, 电话, 安卓, iOS, 苹果, 智能手机, 电脑, 网络, 计算机, 关于 越南土地改革 的信息, 什么是 越南土地改革?越南土地改革 是什么意思?
留下回复
想加入讨论吗?欢迎自由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