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东运动会
远东运动会(英語:Far Eastern Championship Games,亦稱Far East Games)是亚洲最早的地区性综合运动会,由菲律宾、中華民國、日本三国发起,从1913年到1934年分别在菲律宾、中華民國、日本三国共举办了10届远东运动会。1934年,日本坚持把满洲国拉入远东运动会,遭到中華民國的抗议并宣布退出远东运动会,远东体育协会宣告解体,远东运动会亦随之停办。後日本組織舉辦了東亞競技大會以接替該體育賽事。

歷史

1913年,菲律賓業餘體育協會(Philippine Amateur Athletic Association)主席埃爾伍德·布朗(Elwood Brown)與馬尼拉嘉年華(Manila Carnival)主辦方共同倡議創立「遠東奧林匹克運動會」,此提議獲得中國與日本支持。時任菲律賓總督威廉·卡梅隆·福布斯(William Cameron Forbes)於1911-1913年間兼任菲律賓業餘體育聯盟主席,他隨後成立遠東奧林匹克協會推動此計畫。
首屆賽事於1913年2月1日至9日馬尼拉嘉年華場地(今黎剎紀念體育中心所在地)舉行,正式名稱為「第一屆東方奧林匹克運動會」。參賽地區包括:
福布斯總督親自宣布運動會開幕,賽事為期八天。基督教青年會(YMCA)在此過程中扮演關鍵角色,埃爾伍德·布朗與該會傳教士J·霍華德·克羅克(J. Howard Crocker)合作促成賽事創立。不過此舉後來被批評為西方文化帝國主義的體現,因基督教青年會試圖透過體育推廣西方價值觀。
1915年第二屆賽事於中國上海虹口公園舉辦時,正式更名為「遠東錦標賽運動會」(Far Eastern Championship Games),主辦機構也更名為「遠東體育協會」。該屆賽事引發中國民眾熱烈迴響,大量觀眾參與促使當地興建新體育設施,媒體報導也使運動會知名度大幅提升。
1934年第十屆賽事新增荷屬東印度群島(今印尼)參賽,因日本入侵滿洲引發中日爭端,雙方就滿洲地區選手參賽資格產生嚴重分歧,最終導致遠東體育協會解體。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後,原定1938年舉辦的賽事永久停辦。
遠東運動會初期每兩年舉辦一屆,但1929年因日本要求延期至1930年。1934年第十屆後,原計劃改為四年週期,但因二戰爆發未再延續。
历届远东运动会概览





| 屆次 | 主辦地 | 日期 | 參賽國家 | 遠東運動會宣布开幕者 | 大項 | 小項 |
|---|---|---|---|---|---|---|
| 一 | 馬尼拉 | 1913年2月2〜7日 | 3 | 菲律賓總督威廉·卡麥隆·富比世 | 8 | |
| 二 | 上海 | 1915年5月15日-22日 | 3 | 伍廷芳 | 9 | |
| 三 | 東京 | 1917年5月8日〜12日 | 3 | 日本天皇嘉仁(大正) | 8 | |
| 四 | 馬尼拉 | 1919年5月12日〜16日 | 3 | 8 | ||
| 五 | 上海 | 1921年5月30日6月〜3日 | 3 | 8 | ||
| 六 | 大阪 | 1923年5月21〜25日 | 3 | 日本天皇嘉仁(大正) | 8 | |
| 七 | 馬尼拉 | 1925年5月17〜22日 | 3 | 8 | ||
| 八 | 上海 | 1927年8月28〜31日 | 3 | 8 | ||
| 九 | 東京 | 1930年5月24日〜27日 | 4 | 日本天皇裕仁(昭和) | 8 | |
| 十 | 馬尼拉 | 1934年5月16日〜20日 | 4 | 8 | ||
| 十一 | 大阪 | 停辦 |
比賽項目
運動會共舉辦九種不同的運動項目。其中八項運動在每屆賽事中皆有出現,而第九項運動——自行車——僅於1915年舉辦過一次。
田徑(詳細)
棒球(詳細)
籃球(詳細)
自行車(詳細)
跳水(詳細)
足球(詳細)
游泳(詳細)
網球(詳細)
排球(詳細)
参考文献
引用
- 貝爾,丹尼爾(2003)。《國際遊戲百科全書》。McFarland and Company, Inc. 出版社,北卡羅來納州傑佛遜。ISBN 0-7864-1026-4。
- Keyes, Mary Eleanor. 約翰·霍華德·克羅克博士,1870–1959 (学位论文). 安大略省倫敦: 西安大略大學: 52. 1964年10月. OCLC 61578234.
- Jones, Gordon R. 德國商船失蹤是一大重創. 布蘭特福德暴露者報 (安大略省布蘭特福德). 1914年10月29日: 10 [2023年5月2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年4月21日).
来源
- Stefan Huebner, Pan-Asian Sports and the Emergence of Modern Asia, 1913-197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Singapore: NUS Press, 2016.
- Stefan Huebner, “Muscular Christianity and the ‘Western Civilizing Mission’: Elwood S. Brown, the YMCA and the Idea of the Far Eastern Championship Games,” in: Diplomatic History 39,3 (2015), 535-557. http://dh.oxfordjournals.org/content/39/3/532.full.pdf+html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Stefan Huebner, “Making the Weak and Degenerated Races of East Asia ready for Self-Government: American and East Asian Views of Sport and Body in Early Twentieth-Century East Asia,” in: Walter Demel / Rotem Kowner (eds.), Race and Racism in Modern East Asia. Vol. 2: Interactions, Nationalism, Gender and Lineage. Leiden 2015, 196-217.
- Stefan Huebner, “Uniting the East via Western Amateur Sports Values: Asian Integration, the Olympic Ideal and the Far Eastern Championship Games,” in: Marc Frey / Nicola Spakowski (eds.), Asianisms: Regionalist Interactions and Asian Integration. Singapor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Press, 2015, 75-98.
- The Far Eastern Championship Game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Far Eastern Championship Games in picture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Japan, China and the Far Eastern Championship Game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6th Far Eastern Championship Games
- Philippines Roster in Far Eastern Championship Games
- Summary of basketball result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A brief history of the Games
维基百科, 维基, 书, 图书, 图书馆, 文章, 阅读, 下载, 免费, 免费下载, 手机, 电话, 安卓, iOS, 苹果, 智能手机, 电脑, 网络, 计算机, 关于 远东运动会 的信息, 什么是 远东运动会?远东运动会 是什么意思?
















留下回复
想加入讨论吗?欢迎自由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