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大總統選舉法的制定
1913年,第1屆國會成立,面臨憲法的制定與總統選舉。當時主張先定憲法,後選總統。二次革命失敗後,袁世凱威權益大。於是,參議院和眾議院組成的憲法會議,提前擬定「大總統選舉法」。10月4日議決,由憲法會議公佈,並由大總統送登政府公報。
選舉情況
總統選舉於1913年10月6日在憲法會議議場舉行,由國會議員根據《大總統選舉法》開會選舉大總統。總統選舉期間,由袁世凱手下偽裝組成的公民團包圍國會,叫喊「今日非將公民所屬望的總統選出,不許選舉人出會場一步」。然而,在前兩輪投票中,袁世凱仍然分別只得到471票和497票,不滿法定3/4之票數。於是舉行第三次投票,以第二次投票較多的袁世凱及黎元洪進行決選。結果,在出席的722名議員中,袁世凱得507票,超過法定的票數,當選中華民國第1任大總統。10月7日,在同地點選舉副總統,結果出席議員719名,黎元洪以610票,當選中華民國第1任副總統。
得票情形
大總統 候選人 | 黨籍 | 得票 | 當選 |
---|
票數 |
---|
袁世凱 | 公民黨 | 507/722 | |
副總統 候選人 | 黨籍 | 得票 | 當選 |
---|
票數 |
---|
黎元洪 | 進步黨 | 610/719 | |
參考文獻
- 徐中約; 計秋楓、朱慶葆 譯. 袁世凱背叛共和. 中國近代史 v1. 香港: 中文大學出版社. 2001: p482. ISBN 9789622019874.
- 票選正式大總統詳情. 盛京時報 (奉天). 1913-10-09.
- 黎元洪當選爲副總統. 盛京時報 (奉天). 1913-10-09.
- 副總統舉定黎氏. 神州日報 (上海). 1913-10-08.
書籍
- 《中華民國選舉史》. 台北: 中央選舉委員會. 1987年.
维基百科, 维基, 书, 图书, 图书馆, 文章, 阅读, 下载, 免费, 免费下载, 手机, 电话, 安卓, iOS, 苹果, 智能手机, 电脑, 网络, 计算机, 关于 1913年中華民國大總統選舉 的信息, 什么是 1913年中華民國大總統選舉?1913年中華民國大總統選舉 是什么意思?
留下回复
想加入讨论吗?欢迎自由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