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中華民國大總統選舉
|
|
| | | | | 获提名人 | 徐世昌 | 段祺瑞 | |
|---|
| 政党 | 無黨籍 | 安福系 |
|---|
| 选举人票 | 425 | 5 |
|---|
| 得票率 | 98.15% | 1.15% |
|---|
|
|
1918年中華民國大總統選舉為中華民國政府舉行的第二任大總統選舉。結果由徐世昌以425票當大總統,並於10月10日就職。
選前背景
] 第一任總統、副總統的變動
] 1913年,《大總統選舉法》規定,大總統的任期為5年,任滿前3個月,國會議員須自行集會,並組織總選舉會,選舉次任大總統。但袁世凱自1913年10月10日就任第一任大總統後,於1915年12月12日,改制稱帝;後撤銷帝制,仍稱大總統,1916年6月6日,袁世凱逝世,6月7日黎元洪依法繼任大總統。並於10月補選副總統,由馮國璋當選。1917年7月1日,溥儀復辟,黎元洪通電請馮國璋代理大總統,馮國璋於7月6日通電就職;復辟結束後,黎元洪通電不復任大總統,馮國璋扶正。馮國璋的代理任期應於1918年10月10日任滿,但於8月12日通電不戀棧大總統,不參與次任大總統選舉,國會議員則於9月4日組織大總統選舉會,改選次任的大總統。
選舉情況
] 總統選舉於1918年9月4日舉行,國會議員選舉大總統。選舉進行時,以參議院與眾議院各簽定議員8人為發票、開票人,並採用無記名方式,選舉大總統。在出席的436名議員中,徐世昌得425票,段祺瑞得5票,王揖唐、王士珍、張謇、倪嗣沖各得1票,廢票2張,徐世昌的票數超過法3/4人數,當選中華民國第二任大總統。
得票情形
] | 候選人 | 派系 | 得票 | 當選 |
|---|
| 票數 |
| 大總統 | 徐世昌 | 無黨籍 | 425 | |
| 段祺瑞 | 安福系 | 5 | |
| 王揖唐 | 安福系 | 1 | |
| 倪嗣沖 | 安福系 | 1 | |
| 王士珍 | 研究系 | 1 | |
| 張謇 | 研究系 | 1 | |
1918年10月10日,徐世昌完成就任大总统仪式后同钱能训临时内阁阁员及众官员合影。前排左八(中握手套者)为徐世昌,前排左四为董康,左五为农商总长田文烈,左六为司法总长朱深,左七为内务总长兼代国务总理钱能训,左九为外交总长陸徵祥,左十为财政总长曹汝霖,左十一为海军总长刘冠雄,左十二为教育总长傅增湘。
參考資料
] 引用
] - 中央選舉委員會,《中華民國選舉史》,1987年,台北,中央選舉委員會印行
来源
] - 徐東海當選爲大總統. 北京日報 (北京). 1918-09-05.
|
|---|
總統、副總統選舉 · 立法委員選舉 · 其他選舉與罷免 · 公民投票 |
| 間接選舉 | |
|---|
| 公民直接選舉 | | 選舉制度 | |
|---|
| 歷屆選舉 | |
|---|
| 選舉政見 | - 2012年(第13任)
- 2016年(第14任)
- 2020年(第15任)
- 2024年(第16任)
|
|---|
| 電視辯論 | - 2012年(第13任)
- 2016年(第14任)
- 2020年(第15任)
- 2024年(第16任)
|
|---|
| 舆论调查 | - 2012年(第13任)
- 2016年(第14任)
- 2020年(第15任)
- 2024年(第16任)
|
|---|
| 就職典禮 | - 2012年(第13任)
- 2016年(第14任)
- 2020年(第15任)
- 2024年(第16任)
|
|---|
| 罷免案 | |
|---|
| 周邊事務 | |
|---|
|
|---|
參見:中华民国大陆时期选举列表、臺灣選舉 |
中华民国选举與罷免 |
|---|
總統、副總統選舉 · 立法委員選舉 · 其他選舉與罷免 · 公民投票 |
| 國家元首選舉 | |
|---|
| 國會選舉 | | 參議院及眾議院議員 | |
|---|
| 國民大會代表 | - 1936年(制憲)
- 1947年
- 1969年(補選)
- 1972年(增額)
- 1980年(增額)
- 1986年(增額)
- 1991年
- 1993年(補選)
- 1996年
- 1998年(補選)
- 1999年(補選)
2000年(取消) - 2005年(任務型)
|
|---|
| 立法院立法委員 | - 1948年
- 1969年(增補選)
- 1972年(增額)
- 1975年(增額)
- 1980年(增額)
- 1983年(增額)
- 1986年(增額)
- 1989年(增額)
- 1992年
- 1995年
- 1998年
- 2001年
- 2004年
- 2008年
- 2012年
- 2016年
- 2020年
- 2024年
|
|---|
| 監察院監察委員 | - 1947年—1948年
- 1969年(增選)
- 1973年(增額)
- 1980年(增額)
- 1987年(增額)
|
|---|
|
|---|
1949年前 全國地方選舉 | |
|---|
1949年後 自由地區地方選舉 | |
|---|
| 罷免 | | 總統 | |
|---|
| 立法院立法委員 | - 蔡正元(2015年)
- 黃國昌(2017年)
- 陳柏惟(2021年)
- 林昶佐(2022年)
- 「大罷免」(2025年,投票列表)
|
|---|
| 直轄市市長 | |
|---|
| 縣市長 | |
|---|
| 直轄市議會議員 | |
|---|
| 縣市議會議長 | |
|---|
| 縣市議會議員 | |
|---|
| 鄉鎮市長 | |
|---|
|
|---|
| 相關法律 | |
|---|
分类:
- 1918年選舉
- 1918年10月
- 1918年中国政治
- 中華民國大總統選舉
- 北京民国时期政治事件
隐藏分类:
- 使用过时图像语法的页面
- Infobox election使用electoral votes參數的條目
维基百科, 维基, 书, 图书, 图书馆, 文章, 阅读, 下载, 免费, 免费下载, 手机, 电话, 安卓, iOS, 苹果, 智能手机, 电脑, 网络, 计算机, 关于 1918年中華民國大總統選舉 的信息, 什么是 1918年中華民國大總統選舉?1918年中華民國大總統選舉 是什么意思?
留下回复
想加入讨论吗?欢迎自由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