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溪沙青年新村
| 烏溪沙青年新村 Wu Kai Sha Youth Village | |
|---|---|
![]() | |
| 概要 | |
| 类型 | 夏令營設施[*] |
| 行政区 | 沙田區 |
| 地址 | |
| 前身 | 烏溪沙兒童新村(1955年落成) |
| 建成日期 | 1970年10月18日 |
| 管理者 | 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 |
| 营业信息 | |
| 服务类型 | 宿營、日營 |
| 营位数 | 1100 |
| 位置图 | |
![]() | |
烏溪沙青年新村(英語:Wu Kai Sha Youth Village)1970年開幕,位於香港新界沙田區馬鞍山烏溪沙鞍駿街2號,由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管轄,積11公頃,為全港宿營宿位最多及佔地面積最大的營地。前身是1955年落成的「烏溪沙兒童新村」孤兒院。
歷史
]





總部設於北美洲美國弗吉尼亞州的基督教兒童福利會(Christian Children's Fund)海外區主任微勞士牧師(Rev. Verent John Russell Mills)伉儷於1951年秋季來到香港。1950年初,中國政權易手,成千上萬的難民湧進香港,其中有300名兒童是來自中國廣州由微牧師成立的中國兒童基金會(China's Children Fund, 簡稱CCF)的孤兒院,為了收養當時的孤兒及提供兒童福利,便向香港政府購入烏溪沙一幅土地作為孤兒院。他的行為感動了其他有份參加競投的地產商,到了開投之日,竟然沒有一個地產商出席,使他得以每平方呎一毛錢的價錢,總數12萬港元購得該幅可供興建60多間平房的土地,微牧師用了5年時間,親自駕駛剷泥車,建築院校。1955年,孤兒院落成,並定名為「烏溪沙兒童新村」(Children's Garden)。印度的甘地夫人也遠道前來拜訪這個兒童之家。兒童新村收容了逾千位孤兒,內有自成系統的道路網、自給自足的水塘、醫院、中小學校、教職員宿舍、可容千多人的禮堂、標準大型足球場等康樂體育設施、實驗農場、金工、木工實習工場等,並有66間屋舍(cottage),稱之為「家」,每家住13名兒童,由一名褓姆充當「媽媽」之職。這個創新的意念,是要使孤兒院更像一個家,讓兒童身心得到健全的發展。
兒童院護服務結束後,透過一連串的聯絡手續,兒童新村的土地移交予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Chinese Y M C A of Hong Kong),發展成營地,雖然當時在法律上是一項買賣手續,但賬面價值只是港幣一元,並改名為「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烏溪沙青年新村」,於1970年10月18日開幕,由民政司黎敦義剪綵。。
昔日因為未發展道路,來往營地需要於馬料水乘搭街渡前往。1980年代,香港政府發展馬鞍山新市鎮,其後青年會與新鴻基地產合作,將部分烏溪沙青年新村用地改為興建私人屋苑「雅典居」,而新地則代為重建部分青年新村營舍。
營內設備
]大禮堂、8間小禮堂、8間多用途活動室、禮拜堂、食堂、露天茶座、燒烤場、綜合視聽室、卡拉OK室、電子遊戲機室、游泳池、嬉水游泳池、攀石牆、射箭場、繩網陣、草地足球場、全天候6線跑道、雪屐場、籃球場、排球場、羽毛球場、網球場、兒童遊樂場及乒乓球室。
- 營地辦事處
- 燒烤場
- 禮拜堂
- 多用途活動室
- 食堂
- 康樂室
- 游泳池
- 籃球場
- 繩網陣
- 射箭場
宿營服務
]烏溪沙青年新村現有16人團體營舍23間(內設四間睡房,每房設兩張雙層床)、6人團體營房36間(內設三張雙層床)、6人家庭營房34間(內設兩間睡房,分別設兩張雙層床及兩張單人床)、4人家庭營房10間(內設一間睡房,設有兩張單人床及一張雙層床)及8人家庭營舍10間(內設四間睡房,每房設兩張單人床),共提供1160個宿位。每間營舍均設有空調睡房及熱水浴室,而家庭營房更設有電視、雪櫃、開放式廚房及簡單廚具供營友使用。
- 團體營:供註冊之社團、學校、教會、工廠、及店號申請使用。
- 家庭營:供家庭申請使用,參加成員必須屬父母子女。
- 日營:供註冊團體申請,入營人數不得少於1人。




香港體育學院
]香港協辦2008年北京奧運馬術項目,沙田馬場因此需要擴建,香港唯一訓練運動員的香港體育學院亦於2007年初至2008年底暫時遷移。運動員無奈的被迫遷至偏遠的烏溪沙青年新村作為臨時基地。因宿位大減,這亦對租用營地的人士(主要是教會團體舉行活動、退修/訓練營及大學的迎新營)造成影響。
體育學院位於火炭的原校址已於2010年5月完成重建工程,遷回火炭後體院借用青年新村的場地亦已全數歸還。
開放時間
]宿營團體入營時間為下午4時後,離營時間為離營日1時30分前。如需提早入營或延遲離營必需繳交當日之日營費用。日營團體入營時間為早上9時後,離營時間為下午5時前。
交通
]- 港鐵
- █ 屯馬綫:馬鞍山站A出口
- 巴士
| 40X | 烏溪沙站 | ⇄ | 葵涌邨 | |
| 85M | 錦英苑 | ↺ | 黃大仙 | |
| 85X | 馬鞍山市中心 | ⇄ | 紅磡(紅鸞道) | |
| 86C | 利安 | ⇄ | 長沙灣 | |
| 86K | 錦英苑 | ⇄ | 沙田站 | |
| 87C | 錦英苑 | ⇄ | 紅磡站 | 只限每日指定時段服務 |
| 87D | 錦英苑 | ⇄ | 紅磡站 | |
| 87K | 大學站 | ↺ | 錦英苑 | |
| 87S | 錦英苑 大學站 | ↺ ↺ | 大學站 錦英苑 | 只限平日繁忙時間服務 |
| 89D | 烏溪沙站 | ⇄ | 藍田站 | |
| 89P | 馬鞍山市中心 | → | 藍田站 | 只限平日上午繁忙時間服務 |
| 89S | 水泉澳 | ⇄ | 烏溪沙站 | |
| 97 | 康盛花園 | ⇄ | 烏溪沙站 | 只限平日繁忙時間服務 |
| 99 | 恆安 | ⇄ | 西貢 | |
| 99R | 大學站 | ⇄ | 西貢(北) | 只限星期日及公眾假期服務 |
| 274 | 上水(太平) | → | 烏溪沙站 | 只限平日上午繁忙時間服務 |
| 274P | 烏溪沙站 | ⇄ | 大埔工業邨 | 只限每日繁忙時間服務 |
| 286C | 馬鞍山(利安) | ⇄ | 長沙灣(海達邨) | |
| 286D | 馬鞍山市中心 | ⇄ | 深水埗 | 只限平日繁忙時間服務 |
| 287D | 紅磡站 | → | 錦英苑 | 只限平日下午繁忙時間服務 |
| 581 | 馬鞍山市中心 | ⇄ | 西沙及十四鄉 | |
| N281 | 錦英苑 | ⇄ | 紅磡站 | 通宵服務 |
| N287 | 尖沙咀東(麼地道) | → | 烏溪沙站 | 只在每日凌晨首兩小時服務 |
| 680 | 利安 | ⇄ | 金鐘(東) | |
| 680P | 烏溪沙站 | → | 金鐘(東) | 只限平日上午繁忙時間服務 |
| 680X | 烏溪沙站 | ⇄ | 中環(港澳碼頭) | 只限平日繁忙時間服務 |
| 681 | 馬鞍山市中心 | ⇄ | 中環(香港站) | |
| 682 | 柴灣(東) | ⇄ | 馬鞍山(烏溪沙站) | 平日上午繁忙時間往港島方向以馬鞍山(利安邨)為起點站 |
| 682A | 馬鞍山市中心 泥涌 | → ← | 柴灣(東) | 只限平日繁忙時間服務 |
| 682P | 烏溪沙站 | → | 柴灣(東) | 只限平日上午繁忙時間服務 |
| 980X | 烏溪沙站 | → ← | 灣仔(菲林明道) 金鐘(東) | 只限平日繁忙時間服務 |
| N680 | 錦英苑 | ⇄ | 中環(港澳碼頭) | 通宵服務 |
- 專線小巴
| 26 | 馬鞍山(海柏花園) | ⇄ | 香港教育大學 | |
| 803 | 顯徑邨 | ⇄ | 利安邨 | 於港鐵馬鞍山站有$0.5港鐵轉乘優惠 |
| 805S | 錦英苑 | ⇄ | 旺角 | 通宵服務 |
| 807A | 大學站 | ⇄ | 馬鞍山站 | |
| 807B | 海栢花園 | ↺ | 黃竹灣 | 於港鐵馬鞍山站/烏溪沙站有$0.5港鐵轉乘優惠 |
| 807K | 大學站 | ⇄ | 井頭 | 於港鐵烏溪沙站/馬鞍山站有$1.0港鐵轉乘優惠 |
| 808 | 錦英苑 | ⇄ | 威爾斯親王醫院 | |
| 810 | 雅典居 | ⇄ | 沙田市中心 | 於港鐵沙田站/大水坑站有$1.0港鐵轉乘優惠 |
參考資料
]- 烏溪沙青年新村明開幕《工商日報》,1970年10月17日,第2張第6版
- 新鴻基地產發展有限公司一九九一至九二年年報. 1992: 37.
外部連結
]- 烏溪沙青年新村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香港宿營營地
- 烏溪沙
- 香港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建筑物
- 1955年香港建立
- 香港網球場
维基百科, 维基, 书, 图书, 图书馆, 文章, 阅读, 下载, 免费, 免费下载, 手机, 电话, 安卓, iOS, 苹果, 智能手机, 电脑, 网络, 计算机, 关于 烏溪沙青年新村 的信息, 什么是 烏溪沙青年新村?烏溪沙青年新村 是什么意思?













留下回复
想加入讨论吗?欢迎自由贡献!